Friday, March 09, 2007

窃听风暴

This film review on The Lives of Others, appeared in ZaoBao on 2nd March.

2007-03-02
江迅

第七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——德国电影《窃听风暴》(The Lives Of Others),虽在中国不能上演,但该片今年农历新年期间却悄然流行,特别是知识界、文化界,一传十,十传百。朋友见面,竟然不说“恭喜发财,身体健康”,而说“你看《窃听风暴》了吗?”

  

官方不演 民间流行

这是一位中国网民春节期间在“凯迪社区·猫眼看人生”上的帖子:“昨天买了几张碟,其中有部《窃听风暴》,(一译《窃听者》、《别人的生活》、《他人的生活》),朋友坚持要买的。偶(我)以为是类似《国家公敌》的片子,便去上网了。但是那朋友看了不到五分钟便喊道,这个片子你不看,就别在猫眼混了。”

  在中国不能上演的这部德国故事片《窃听风暴》,在农历新年期间却悄然流行,特别是知识界、文化界,一传十,十传百,买一张《窃听风暴》DVD回家欣赏,成了许多人春节的一个节目。朋友间见面,竟然不说“恭喜发财,身体健康”,而说“你看了《窃听风暴》了吗?”在德国,《窃听风暴》的影响超越了电影范畴,历史学家和政治学者给予它极高的评价。

  时下在中国,观看盗版DVD《窃听风暴》,联系中国现实谈论《窃听风暴》,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,在地下凝聚成一股风暴,在中共十七大召开前的半年,给政治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注入了新鲜元素。

  另一方面,在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“百度”搜索一下,“《窃听风暴》”有11万个相关网页,“《窃听风暴》中文字幕”有1100多个网页,此外,还有“《窃听风暴》影评”“《窃听风暴》字幕”“《窃听风暴》迅雷下载”“《窃听风暴》电影”等。

  《窃听风暴》是2006年最成功的德国电影,不仅荣获第七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,而且它在享有“德国奥斯卡”之称的罗拉奖评选中获得十一项提名,并获得最佳影片、最佳编剧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摄影、最佳美术设计等七个重要奖项,平了1999年《罗拉快跑》的纪录。另外,《窃听风暴》还获得三十二届洛杉矶影评人奖最佳外语片奖,以及第六十四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影片提名。

  《窃听风暴》昨晚开始在本地上映。

电影故事:

东德警察的别样生活

  这部片长137分钟的剧情片《窃听风暴》,由多纳斯马克(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) 导演、编剧,台湾海鹏电影公司发行。故事说的是发生在1984年的事。全东德百姓被100万斯塔西(STASI,前东德国家安全局)秘密警察控制着,还有 200万名告密者,在人口仅1800万的东德,如此多人从事间谍相关活动,堪称史上最为空前绝后的超高密度间谍网。他们窥视着、窃听着东德的每个公民。在东德,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,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被监控,如此恐怖的情报工作,造成夫妇、朋友和同事之间到处是线民,监视告密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  东西德统一后的十几年,前东德国家安全局的作为未被公开提及,前东德公民对历史怀有复杂的情绪,《窃听风暴》是他们首次面对这段历史的集体回忆。

秘密警察奉命监视作家

  《窃听风暴》说的是斯塔西中一个名叫戈德·维斯勒的上尉(乌尔里希·穆埃Ulrich Muhe饰演)奉命对作家乔治·德莱曼(塞巴斯蒂安·考奇Sebastian Koch饰演)展开调查。维斯勒是个审讯和窃听专家。他在德莱曼的公寓里安装了监视设备,透过视频观看发生在作家家里的一切,透过窃听了解他的一言一行,对于敏感的、“不正确”的言论,一一记录,报告上级。他可以听到作家和朋友们关于艺术和社会现实的讨论,和女友西兰(玛蒂娜·吉黛克Martina Gedeck饰演)之间私秘的对话和交往。个人生活几乎是空白的维斯勒在窃听他人生活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。

暗中保护被监视对象

  德莱曼的女友西兰是一位优秀演员,却不得不屈从于文化部长的淫威。维斯勒在监视过程中逐渐对西兰产生了情感,当他监听到德莱曼和西兰的争吵,当他明白西兰遭受的屈辱和所做出的牺牲,他无法忍受了,于是暗中保护这位作家及其女友。不过,他依然尽职地做着他的窃听工作,直到上司的一番话,让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,无论你做什么,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。他开始清醒了,于是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报告。

  德莱曼揭露东德自杀者现状的文章在西德的杂志发表了,西兰被秘密警察抓捕,德莱曼的家被秘密警察搜查。但由于维斯勒的暗中保护,当局对作家的调查因没有证据而以失败告终。没有完成任务的维斯勒事后平静地接受上司的处分,被调往不起眼的检查邮件的部门。

作家给秘密警察的惊喜

柏林墙倒塌的两年之后,德莱曼给素未谋面的维斯勒一个温暖的惊喜。德莱曼终于知道了维斯勒为他所做的一切,他写了一本书《一个好人的奏鸣曲》,就是关于那位只知编号的秘密警察的故事。当维斯勒走过书店,无意中看到德莱曼这部新书时,他买下了,是送给自己的。作家用一本书来表达感激,秘密警察用这本书作为对良知的奖励。

影评:

对人性的提纯

  中共的窃听技术和手段,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相当先进。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西安事变新探──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》(杨奎松著)中就有描述。书中说,毛泽东对长期坚守陕北根据地表示乐观的理由之一,就是“红军窃听电话和破译电报工作相当成功,对于敌人军事行动部署几乎了如指掌”。

后柏林墙与后天安门

  研究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民主转型的成都大学法学讲师王怡看了《窃听风暴》后说,“我几乎爱上了这部电影”,“这部电影给世界一个机会,尤其是给中国人”。

  他说,东德国安部监控了1800万人中的600万,线民人数接近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,柏林墙竖起的近30年间,平均每天就有8人以“破坏国家安全”的罪名被捕。

  他说,德国统一后,国安部的全部窃听档案,开放给所有公民查阅。这些监控资料一本本铺开,足有1000公里长,无数人发现自己的同事、朋友、律师和医生都是国安部的告密者,整个社会以极大勇气,承受前所未有的道德打击。

  1989年的柏林墙和天安门,影片导演是“后柏林墙”一代,而他则是“后天安门”一代。他说:“我能体会一个‘后柏林墙’时代的青年导演,能拍出那样椎心刺骨的创伤。”

新锐导演:

中国缺乏这类影片

  凭借电影《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》和《我们俩》获得多项电影节大奖的35岁新锐女导演马俪文看完电影《窃听风暴》后的最大感受是,影片“沉静”地表达给她留下深刻印象。该片不仅有大的历史背景,还关注着个人的命运,并伴随着冷静的思考。中国缺乏这种类型的影片。

  中国电视剧四大最卖座导演之一、《东京审判》导演高群书说,《窃听风暴》风格简约,表现手法真实,令他十分欣赏。他说:“生活对人来说不是绝望,而是充满了希望。这部影片是对人性的提纯。”他认为,《窃听风暴》有监视、有特工,但更主要的是表现普通的日常生活,拍出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,同时还有奇特的温情。

No comments: